有機農業簡介
有機農業之定義
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有機農業之定義因各國法律之規定而不同,隨著農業技術的演變,有機農業法規的要求亦漸趨嚴格。
有機農業有時亦被稱為生態農業、低投入農業、生物農業、動態農業、自然農法、再生農業、替代農業、或永續農業之一種。各國法律或農業協會所使用的名稱或定義經常不同,例如歐洲聯盟的十二個國家,雖然用相同的管理條例,卻分別採用生態農業、生物農業及有機農業三種名詞作為法律上的稱呼。在台灣,農委會及農林廳則採用「有機農業」一詞。
根據農委會的定義:「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2007年1月,農委會開始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有機農業」及其產品即納入政府的法律規範。相關規範請參考本網站「驗證與機構」中的「有機農業驗證規範及法規」。
起源與發展
德國人Dr. Rudolf Steiner在一九二四年首先提倡農作物有機栽培法,但是當時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是追求農業的工業化與商品化,以提高產量,所以有機栽培法並未受到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為復興經濟,充裕糧食,達到增產糧食目的,讓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以及機械化耕作的化學農法受到鼓勵。
依賴高投入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等合成資材,並以大型農機與種植單一作物來提高生產效率,雖然緩和了人口增加所造成糧食需求之壓力,但影響了地球之自然生態體系,自然資源被過度使用而逐漸枯竭,長久下來對於地球環境(包括水、土壤及空氣等)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至一九七○年代,由於能源危機發生,各國逐漸意識到地球資源有限,環境污染受到嚴重汙染,不僅破壞生態環境,也導致農業生產力衰退,如何維護環境品質與生活水準及確保後代永續生存空間,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另外,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型態轉向多樣化、精緻化,也特別關注農產品的健康性與安全性,於是近年來永續農業、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乃蓬勃發展。
為什麼要實施有機農業
自二次大戰以來,由於石化能源、機械、化學肥料、植物及動物的保護藥物或生長素、育種及遺傳工程等的使用及演進,使得農業生產方式趨向工業化及密集化,產量的確顯著地增加,解決了因人口增加而產生的糧食不足,成就了所謂的綠色革命。然而,卻也同時產生了下列問題:
1.環境之污染及破壞:農藥及肥料之硝酸鹽殘留,以及工業化大量畜養牲畜產
生的動物糞尿污染了水及土壤,農藥又會污染空氣,密集的耕種方式亦使表
土流失。
2.生態破壞:單一農產品之密集生產方式及以人類需求為導向的育種與生物遺
傳工程,使地球上的物種減少。農田的開發使當地生物之生長環境破壞,生
物無法繼續生存。農田中小動物、昆蟲、鳥類等受農藥及肥料之侵害而死
亡。昆蟲、細菌及真菌等也因病蟲害防治藥物的過度及長期使用,而產生抗
藥性 (assistance),對農業生產威脅更大。>
3.食物污染:農藥、肥料、動物用藥及動植物荷爾蒙等殘留危害了食品安全及
人體健康。
4.開發中國家農產品生產過剩,造成政府在產品價格或農民所得補貼上的財政
負擔。
5.已開發國家因致力於生產可供外銷之農產品以賺取外匯,又遭受已開發國家
之糧食傾銷 (dumping),使得其糧食生產減少而糧食供應不足。
6.因大量使用機械,使得農村人口外移,破壞了鄉村的社會結構,造成了就業
市場的壓力,同時也產生了社會問題。
有機農業有益生態環境
(一)降低對環境污染:
有機栽培法對於病蟲害防治,以栽培抗病蟲品種,或利用天敵、微生物製劑取代農藥,或以套袋、誘殺板、捕蟲燈等物理方法防治。在肥料使用種類以有機質肥料取代化學肥料,此種栽培方式,避免河川、湖泊、水庫農藥累積或優養化現象,確保水源品質,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二)農業廢棄物回收再生資源利用:
台灣地區一年產生之農作物殘渣、稻殼、家禽畜排泄物等農畜廢棄物一千餘萬公噸,如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如將這些農業廢棄物經充分醱酵後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再施於田間,不僅可有效處理這些農業廢棄物,並可改良土壤性質,以及提供農作物生育所需之氮、磷、鉀肥,降低化學肥料用量。
(三)建立良好之耕作制度:
一般栽培法連續種植作物,其吸收養分相似,會造成土壤中養分快速損失,最後必須仰賴大量的化學肥料補充,以致增加化學肥料的用量。而有機栽培法,如採取與豆科植物輪作、間作或輪作綠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結構,並減少發生病蟲害之機率。
(四)改進空氣品質:
化學氮肥大量的使用會產生氧化亞氮(N2O),會破壞大氣中平流層的臭氧層,使得紫外線穿透大氣層直達地面之量增高,將危及地球上的生物,減少或不使用氮肥可以協助減少N2O形成量。
(五)防止土壤沖蝕:
有機農業講求混作、間作、輪作,土壤覆蓋比較完全,避免雨水直接沖刷,而且使用有機質增加土壤滲透力及保水力,有效防止土壤沖蝕。
有機農產品品質較佳
有機農產品具有比較自然、衛生與安全的觀念,應為消費者接受,至於其品質與營養價值如何?僅就蒐集之研究報告彙整摘述如次:
(一)在風味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全美國數百位美食主廚認同有機食品風味較一般食品為佳。同時國內研究報告亦指出,有機農耕法栽培之稻米其游離糖含量較高及直鏈澱粉含量較低,其食味品質較佳。另以化學農法栽培之香蕉往往較為粗大,且果肉會有硬心;葡萄果粒雖然較大,但有時會有明顯的藥斑;枇杷果皮常會皺曲且較不易撥離、果肉硬、風味較差之缺點;而以有機農法栽培對上述化學農法栽培有改善情形。
(二)在營養成分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指出,有機食品未必比傳統食品更有營養,但有機食品不用人工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及化學肥料,產品較為衛生安全。另國內研究報告顯示,白米中,磷、鉀、鎂、矽等元素含量以有機法較化學法高,鋅、錳則相反;就新鮮毛豆而言,有機栽培法之產 品,其粗脂肪、粗纖維、灰分、游離糖含量較化學法略高,而胺基態氮、不溶固形物含量則較低。由於有機農產品因全部使用有機質栽培,它所吸收的養分也與一般化學栽培者稍有不同,通常有機農產品的錳含量較低,其它如鋅、銅、鎳等金屬含量有時候也較低。至於有機栽培之水果其糖度、酸度及礦物質含量較高,水分較低,且有顯著差異。
(三)在硝酸鹽含量方面
在大量施用化學氮肥下,蔬菜中之硝酸根與亞硝酸根含量可能會累(Vogtmann and Biedermann ,一九八五年);至於有機栽培大量使用有機肥料下,由於有機質不斷的礦化,是否也會因氮素供應多而造成硝酸鹽的累積,為研究者重視之課題。根據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之研究報告指出,尚無證據顯示植株施用有機肥料其硝酸態氮含量比施用化學肥料為高之情形。
(四)在農產品貯存期限方面
根據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試驗結果,化學農法栽培之楊桃儲藏五天即開始產生褐斑,八天就劣變,有機楊桃到第十二天才有劣變情形;另化學農法栽培的番石榴亦較有機栽培者約早一星期劣變。另有研究報告指出,有機農產品有耐儲藏性較久之特性,可能與不溶固形物、糖分、礦物質含量有關。
資料來源: 黃璋如 (1997) 中德兩國有機農業之發展,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認識有機農業(轉貼)
有機農業簡介
有機農業之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有機農業之定義因各國法律之規定而不同,隨著農業技術的演變,有機農業法規的要求亦漸趨嚴格。
有機農業有時亦被稱為生態農業、低投入農業、生物農業、動態農業、自然農法、再生農業、替代農業、或永續農業之一種。各國法律或農業協會所使用的名稱或定義經常不同,例如歐洲聯盟的十二個國家,雖然用相同的管理條例,卻分別採用生態農業、生物農業及有機農業三種名詞作為法律上的稱呼。在台灣,農委會及農林廳則採用「有機農業」一詞。
根據農委會的定義:「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2007年1月,農委會開始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有機農業」及其產品即納入政府的法律規範。相關規範請參考本網站「驗證與機構」中的「有機農業驗證規範及法規」。
起源與發展
德國人Dr. Rudolf Steiner在一九二四年首先提倡農作物有機栽培法,但是當時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是追求農業的工業化與商品化,以提高產量,所以有機栽培法並未受到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為復興經濟,充裕糧食,達到增產糧食目的,讓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以及機械化耕作的化學農法受到鼓勵。
依賴高投入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等合成資材,並以大型農機與種植單一作物來提高生產效率,雖然緩和了人口增加所造成糧食需求之壓力,但影響了地球之自然生態體系,自然資源被過度使用而逐漸枯竭,長久下來對於地球環境(包括水、土壤及空氣等)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至一九七○年代,由於能源危機發生,各國逐漸意識到地球資源有限,環境污染受到嚴重汙染,不僅破壞生態環境,也導致農業生產力衰退,如何維護環境品質與生活水準及確保後代永續生存空間,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另外,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型態轉向多樣化、精緻化,也特別關注農產品的健康性與安全性,於是近年來永續農業、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乃蓬勃發展。
為什麼要實施有機農業
自二次大戰以來,由於石化能源、機械、化學肥料、植物及動物的保護藥物或生長素、育種及遺傳工程等的使用及演進,使得農業生產方式趨向工業化及密集化,產量的確顯著地增加,解決了因人口增加而產生的糧食不足,成就了所謂的綠色革命。然而,卻也同時產生了下列問題:
1.環境之污染及破壞:農藥及肥料之硝酸鹽殘留,以及工業化大量畜養牲畜產
生的動物糞尿污染了水及土壤,農藥又會污染空氣,密集的耕種方式亦使表
土流失。
2.生態破壞:單一農產品之密集生產方式及以人類需求為導向的育種與生物遺
傳工程,使地球上的物種減少。農田的開發使當地生物之生長環境破壞,生
物無法繼續生存。農田中小動物、昆蟲、鳥類等受農藥及肥料之侵害而死
亡。昆蟲、細菌及真菌等也因病蟲害防治藥物的過度及長期使用,而產生抗
藥性 (assistance),對農業生產威脅更大。>
3.食物污染:農藥、肥料、動物用藥及動植物荷爾蒙等殘留危害了食品安全及
人體健康。
4.開發中國家農產品生產過剩,造成政府在產品價格或農民所得補貼上的財政
負擔。
5.已開發國家因致力於生產可供外銷之農產品以賺取外匯,又遭受已開發國家
之糧食傾銷 (dumping),使得其糧食生產減少而糧食供應不足。
6.因大量使用機械,使得農村人口外移,破壞了鄉村的社會結構,造成了就業
市場的壓力,同時也產生了社會問題。
有機農業有益生態環境
(一)降低對環境污染:
有機栽培法對於病蟲害防治,以栽培抗病蟲品種,或利用天敵、微生物製劑取代農藥,或以套袋、誘殺板、捕蟲燈等物理方法防治。在肥料使用種類以有機質肥料取代化學肥料,此種栽培方式,避免河川、湖泊、水庫農藥累積或優養化現象,確保水源品質,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二)農業廢棄物回收再生資源利用:
台灣地區一年產生之農作物殘渣、稻殼、家禽畜排泄物等農畜廢棄物一千餘萬公噸,如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如將這些農業廢棄物經充分醱酵後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再施於田間,不僅可有效處理這些農業廢棄物,並可改良土壤性質,以及提供農作物生育所需之氮、磷、鉀肥,降低化學肥料用量。
(三)建立良好之耕作制度:
一般栽培法連續種植作物,其吸收養分相似,會造成土壤中養分快速損失,最後必須仰賴大量的化學肥料補充,以致增加化學肥料的用量。而有機栽培法,如採取與豆科植物輪作、間作或輪作綠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結構,並減少發生病蟲害之機率。
(四)改進空氣品質:
化學氮肥大量的使用會產生氧化亞氮(N2O),會破壞大氣中平流層的臭氧層,使得紫外線穿透大氣層直達地面之量增高,將危及地球上的生物,減少或不使用氮肥可以協助減少N2O形成量。
(五)防止土壤沖蝕:
有機農業講求混作、間作、輪作,土壤覆蓋比較完全,避免雨水直接沖刷,而且使用有機質增加土壤滲透力及保水力,有效防止土壤沖蝕。
有機農產品品質較佳
有機農產品具有比較自然、衛生與安全的觀念,應為消費者接受,至於其品質與營養價值如何?僅就蒐集之研究報告彙整摘述如次:
(一)在風味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全美國數百位美食主廚認同有機食品風味較一般食品為佳。同時國內研究報告亦指出,有機農耕法栽培之稻米其游離糖含量較高及直鏈澱粉含量較低,其食味品質較佳。另以化學農法栽培之香蕉往往較為粗大,且果肉會有硬心;葡萄果粒雖然較大,但有時會有明顯的藥斑;枇杷果皮常會皺曲且較不易撥離、果肉硬、風味較差之缺點;而以有機農法栽培對上述化學農法栽培有改善情形。
(二)在營養成分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指出,有機食品未必比傳統食品更有營養,但有機食品不用人工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及化學肥料,產品較為衛生安全。另國內研究報告顯示,白米中,磷、鉀、鎂、矽等元素含量以有機法較化學法高,鋅、錳則相反;就新鮮毛豆而言,有機栽培法之產 品,其粗脂肪、粗纖維、灰分、游離糖含量較化學法略高,而胺基態氮、不溶固形物含量則較低。由於有機農產品因全部使用有機質栽培,它所吸收的養分也與一般化學栽培者稍有不同,通常有機農產品的錳含量較低,其它如鋅、銅、鎳等金屬含量有時候也較低。至於有機栽培之水果其糖度、酸度及礦物質含量較高,水分較低,且有顯著差異。
(三)在硝酸鹽含量方面
在大量施用化學氮肥下,蔬菜中之硝酸根與亞硝酸根含量可能會累(Vogtmann and Biedermann ,一九八五年);至於有機栽培大量使用有機肥料下,由於有機質不斷的礦化,是否也會因氮素供應多而造成硝酸鹽的累積,為研究者重視之課題。根據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之研究報告指出,尚無證據顯示植株施用有機肥料其硝酸態氮含量比施用化學肥料為高之情形。
(四)在農產品貯存期限方面
根據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試驗結果,化學農法栽培之楊桃儲藏五天即開始產生褐斑,八天就劣變,有機楊桃到第十二天才有劣變情形;另化學農法栽培的番石榴亦較有機栽培者約早一星期劣變。另有研究報告指出,有機農產品有耐儲藏性較久之特性,可能與不溶固形物、糖分、礦物質含量有關。
資料來源: 黃璋如 (1997) 中德兩國有機農業之發展,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