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08/9/30 6:35 pm 發表
三聚氰胺小常識
三聚氰胺小常識
l 什麼是三聚氰胺 ?
l 吃多少才有害 ?
l 吃到了怎麼辦 ?
l 哪些東西可以吃 ?
l 為什麼不肖商人要添加呢 ?
讓我們一一告訴您!!
※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什麼?
「三聚氰胺」俗稱「蛋白精」,是一種白色、無味的化工原料,常用於製造美耐皿餐具、建材、塗料等,不可用於食品或食品添加物。
※ 不肖廠商為什麼要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奶粉主要以蛋白質含量高低為品級分類,為通過奶粉中蛋白質含量檢測,不肖廠商才加入三聚氰胺。
※ 吃進三聚氰胺為什麼會造成腎結石?
初步研究認為由於加工過程中的某些原因使得三聚氰胺中常常混有三聚氰酸,兩者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結構。吃進人體經腸胃道吸收後,在腎臟中兩者再次結合沉積,從而形成腎結石,堵塞腎小管,嚴重將導致腎衰竭。
三聚氰胺結石略溶於水,對於成年人,由於經常喝水使得結石不容易形成。但對於喝水較少的哺乳期嬰兒,腎臟較成年人狹小,更容易形成結石。
※ 三聚氰胺除了會造成腎病變及結石以外,會不會致癌?
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理論上並不會引起癌症。
※ 吃多少三聚氰胺才危險?
以體重60公斤的成人計算,一次要喝好幾十公斤的毒奶粉,才有急性致死可能;泌尿道系統結石則要連續4周、天天吃7.8公克的純三聚氰胺才會發生。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建議,三聚氰胺的每日容許量為每公斤體重0.0005克,換算為60公斤成人,每日容許量為0.03克。
※ 不小心吃進三聚氰胺該怎麼辦?
若是真的吃到毒奶粉,最好的方法是多喝水,2.7∼4小時即會經腎臟排出一半,且九成會在一天內排出體外,兩天內全數排出。
一天喝水2,000西西(約4大杯),大約一天上廁所7次,每次排尿300西西,就能完全排出毒素,可避免結石。
※ 喝太多水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假如腎臟功能正常,便不需要擔心,因為正常人每天也需要這麼多水份,多喝水不但可幫助排毒,還可以讓身體裡已經存在的小結石(直徑小於0.5公分)排出。若是一歲以下的小嬰兒或是腎功能不好的人,才需要限制飲水量,避免造成腎臟的負擔。
※ 如果還是擔心可能吃出問題,應掛那一科的門診?
建議可至家庭醫學科、一般內科、腎臟科或泌尿科、小兒科等,確認腎臟有無受到三聚氰胺的破壞;或透過腎臟超音波及X光檢查,確認有無泌尿道結石。
※ 現階段檢驗合格的廠商
經衛生署檢驗確認不含三聚氰胺的產品,請參考衛生署公佈的即時資訊。
行政院衛生署網站http://www.doh.gov.tw
三聚氰胺小常識
l 什麼是三聚氰胺 ?
l 吃多少才有害 ?
l 吃到了怎麼辦 ?
l 哪些東西可以吃 ?
l 為什麼不肖商人要添加呢 ?
讓我們一一告訴您!!
※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什麼?
「三聚氰胺」俗稱「蛋白精」,是一種白色、無味的化工原料,常用於製造美耐皿餐具、建材、塗料等,不可用於食品或食品添加物。
※ 不肖廠商為什麼要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奶粉主要以蛋白質含量高低為品級分類,為通過奶粉中蛋白質含量檢測,不肖廠商才加入三聚氰胺。
※ 吃進三聚氰胺為什麼會造成腎結石?
初步研究認為由於加工過程中的某些原因使得三聚氰胺中常常混有三聚氰酸,兩者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結構。吃進人體經腸胃道吸收後,在腎臟中兩者再次結合沉積,從而形成腎結石,堵塞腎小管,嚴重將導致腎衰竭。
三聚氰胺結石略溶於水,對於成年人,由於經常喝水使得結石不容易形成。但對於喝水較少的哺乳期嬰兒,腎臟較成年人狹小,更容易形成結石。
※ 三聚氰胺除了會造成腎病變及結石以外,會不會致癌?
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理論上並不會引起癌症。
※ 吃多少三聚氰胺才危險?
以體重60公斤的成人計算,一次要喝好幾十公斤的毒奶粉,才有急性致死可能;泌尿道系統結石則要連續4周、天天吃7.8公克的純三聚氰胺才會發生。歐盟食品安全管理局建議,三聚氰胺的每日容許量為每公斤體重0.0005克,換算為60公斤成人,每日容許量為0.03克。
※ 不小心吃進三聚氰胺該怎麼辦?
若是真的吃到毒奶粉,最好的方法是多喝水,2.7∼4小時即會經腎臟排出一半,且九成會在一天內排出體外,兩天內全數排出。
一天喝水2,000西西(約4大杯),大約一天上廁所7次,每次排尿300西西,就能完全排出毒素,可避免結石。
※ 喝太多水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假如腎臟功能正常,便不需要擔心,因為正常人每天也需要這麼多水份,多喝水不但可幫助排毒,還可以讓身體裡已經存在的小結石(直徑小於0.5公分)排出。若是一歲以下的小嬰兒或是腎功能不好的人,才需要限制飲水量,避免造成腎臟的負擔。
※ 如果還是擔心可能吃出問題,應掛那一科的門診?
建議可至家庭醫學科、一般內科、腎臟科或泌尿科、小兒科等,確認腎臟有無受到三聚氰胺的破壞;或透過腎臟超音波及X光檢查,確認有無泌尿道結石。
※ 現階段檢驗合格的廠商
經衛生署檢驗確認不含三聚氰胺的產品,請參考衛生署公佈的即時資訊。
行政院衛生署網站http://www.doh.gov.tw
回覆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