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春節的習俗與年夜飯
台灣春節習俗
臺灣民謠:「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佮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囝婿、十二查某囝轉來拜;十三食泔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一)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臺灣本地舊俗,冬至已開始有年節氣氛,當天祭祖,稱為祭冬,部分宗親組織也會於當天集會聚餐。當天可以打開祖宗牌位清理,所以許多家族亦藉由此日檢視神主,抄錄資料作為族譜依據。(二)尾禡,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俗寫為「尾牙」,於當日祭祀土地公,各公司行號則藉此聚餐,酬謝員工辛勞。早期尾牙聚餐有避開雞頭之習俗,避免有開除的暗示。(三)送神,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當日清早祭祀送神,焚燒雲馬紙為神祇坐騎,返天過年,依例會準備果實甜湯。送神之後,方能打掃神明廳,清理神案、神像、祖宗牌位、香爐、除去舊門神,準備換新。香爐中的香灰須於當日重新篩濾過,門神則隨送神焚燒金紙時焚去。而台灣本地舊日傳說,送神之後,廿五日天神會下凡代替上天述職神祇巡視,所以當日不可當天曝曬褻衣。(四)除夕,依農曆十二月大小月:台灣話稱為二九暝或三十暝。過年前數日,各家便開始蒸年糕,年糕有甜鹹之分,稱為甜粿、鹹粿。甜粿以糯米作成,亦有添加紅豆者,俗諺稱「吃甜甜,好過年」;鹹粿則以在來米製成,如前一年家中曾有喪事者則不做年糕,由親友鄰朋致贈。通常臺灣民間都在除夕當天或前一、二日更換春聯、門神,隨時代演進,亦有不貼春聯,只貼「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賀春釐」等賀語紅紙者。除夕當天需祭拜地基主,又稱「拜門口」,而後祭祀神明及祭祖。祭神後,會於神明像上貼上春花;祭祖之後,則會擺上發糕及米飯各一,插上紙作的紅花,稱為「飯春仔」。當晚則圍爐,並吃長年菜。所謂長年菜一般是帶根的菠菜,也有用芥菜者。(五)初一:出門拜年,稱為「行春」,一般而言都會依農民曆決定出行方向及開門、關門的時辰。當天臺灣人通常會前往廟宇、佛寺燒香,祈求新年吉祥。(六)初二:為回娘家之日,依舊俗,初二之前,已出嫁之女子不得回娘家,據稱會分掉娘家之福。(七)初三:為老鼠娶妻之日,當天依例需早睡。(八)初四:接神之日,慣例選在近傍晚之時,俗諺有「送神早,接神晚」之說。接神之後,當年生肖沖犯太歲者,則安上太歲符,現今臺灣諸多廟宇亦設有太歲廳,供奉值年星君,供信徒登記祭祀。(九)初五:開市,各行各業開張營業。...
更多資料:
http://blog.yam.com/onceok/article/19139083
年菜資料:
http://www.onceok.com.tw/catalog.php?id=gt00000010